拉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何大家对它的评价如此高,而且1982的拉菲到底有多少,到现在还没有喝完么,下面广德红酒回收就一一为大家解开这些疑惑吧。 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全称“拉菲古堡葡萄酒”。该酒庄的历史可追溯到十四世纪,一直是波尔多**有名气和实力的酒庄之一,曾是法王路易十五的御用酒。 年,巴黎世博会开幕前一个月,彼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突发奇想,决定向世人展示波尔多葡萄酒,于是委托波尔多酒商将当地**的酒庄挑选出来,评定等级,好在会场中推广。 时间紧急,酒商们省去了蒙瓶品尝、分轮对决这些啰嗦环节,直接以历年品质、价格和声望来为酒庄分级,短短十几天便拿出一份包含58个酒庄、5个级别的名单。其中,**高的一级庄只有4家(后来增加到5家),拉菲位列其中。 如果说有超过9000家酒庄的波尔多是葡萄酒**,那这58家(现在是61家)列级酒庄就是俾倪众生的皇冠;而评级**高的几家一级庄,自然是皇冠上**耀眼的宝石了。 虽然在**由国王亲自盖棺论定的酒庄分级中获评一级,但拉菲当然不会躺在这种历史荣誉中睡觉,毕竟酒是一年一年酿的,持续不断出产出佳作才有说服力。 拉菲以及其它几个一级庄在往后的日子确实保持着超越同侪的整体实力;尤其在各种评分系统流行以后,它们的正牌酒在大部分年份都获得高分甚至满分。 拉菲1982究竟有多少瓶,为什么还没喝完 随每年的气候不一样,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年产量在18万~24万瓶之间浮动(按照750ml一瓶的标准瓶来计算)。 我没看过1982年的具体产量数据,但应该在此区间内(别把拉菲的副牌酒以及罗斯柴尔德集团旗下那些三四线酒计算在内)。 很多人直觉上会觉得,哪怕拉菲1982产量达到24万瓶的峰值,到现在2015年,33年了,全世界这么多爱酒之人,再加上中国那么多有钱人爱喝,还不得把它喝光了 但是请考虑一个因素:很多饮家同时也是葡萄酒的收藏投资者,他们买了酒不一定马上喝,而会储存一段时间,静待升值,尤其是1982这种“名庄+传奇年份”的组合,升值潜力更高。 到了巅峰的适饮期,当初买了两箱的人便自己喝一箱,另一箱升值个一两倍再卖出去,酒钱就回来了。接手的那个人,往往又等上几年,自己喝一半,又卖一半。 另外,除了真正喝这款酒的人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葡萄酒投资公司,尤其那些历史悠久、树大根深的,别说1982了,1952的拉菲都还会有一些存在仓库里,哪怕有合适的价钱,他们也不会一次把某种酒沽清,做这种生意的,讲究的是细水长流。 尤其是耐久经存的好酒,简直是抗通胀利器,当然得慢慢卖。所以,有收藏家和投资公司的存在,拉菲1982的消耗速度远比直觉上要来得慢。 另外你还需要考虑:物以稀为贵。每当人们喝掉一瓶拉菲1982,都会让存世的拉菲1982数量减少,导致供需进一步不平衡,于是剩下的拉菲1982会继续涨价,进而,喝得起它的人会越来越少,它的消耗速度会越来越慢。 以上足以证明,拉菲1982年份,肯定有真货。 但是,买酒人还得面临一个复杂得多的情况假酒盛行。目前,一个品相完好、酒标没有损毁的任意年份的拉菲酒瓶,回收价高达3000人民币,而拉菲1982的空瓶,更在4000以上。 回收空瓶拿去干嘛当然是重新罐别的酒进去,当拉菲卖咯。要是骗不懂酒的土豪,随便灌点昌黎勾兑型“葡萄酒”进去就好了;如果骗行家,舍得花点钱灌瓶2000元的波尔多好酒进去,也不是那么好分辨的。 没错,你选几瓶波尔多2级庄的好酒,再选一瓶年份与之差不多的拉菲,都蒙上瓶,让常喝酒的葡萄酒爱好者来尝,他们有很大机率分不出哪个是拉菲。另外也有很大机率他们觉得拉菲不是里面**的。
【扫码关注我们】